我一般很少和人争论什么,但昨晚却和人讨论华语优劣到了凌晨一点,以至到现在都还有些昏昏沉沉。

对方所持的观点是,华语歌曲质量普遍比欧美日韩差,进而得出结论中文存在上限且远不如其他语种。而拿来作证据的是所谓YouTube播放量与一篇临时搜索出来的百家号文章。你和他讨论艺术性的时候,对方便强调播放量与专辑销量,却不给出具体区域的具体数值;你和他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他就说华语歌曲听前奏就觉得差距巨大,单纯的讲“全方位”却拿不出一二三说不出所以然;你和他想要进一步从技术细节上讨论差距究竟在那里,是作曲编曲和声还是作词,亦或是我爱摇滚你喜雷鬼的偏好问题,但他又强调这是商品,必须从其商业性角度评价,否认其艺术性——这就好比硬要你承认,因为周杰伦新歌播放量不如《学猫叫》,就证明说周董整张专辑的质量都不如它。

于是话题反反复复的绕圈子,毕竟,你无法说服一个早已设立了谬误观点,并围绕其搜寻论据狡辩的人——除非拆毁他逻辑的根基,否则难以动他分毫——但这根基并非一人二人凭嘴说就能拆毁得了的,更多的需要的是国家层面工作。哪怕文化大家来了,也只不过是能引经据典,妙语连珠,在狡辩围攻之下立于不败之地。能折服有心的听众,却打不破固化的观念。

华语歌曲真的那么差吗?诚然,流量时代确实出现了一批火爆但素质不高的歌曲,但你不能因此而否认确实有才华横溢且安心创作者的存在。歌曲分两种,一种是初听便洗脑的,而另一种是初听并无所谓,但当你某天亦或是阅历足够,亦或是情感到位,他就会猛的击中你:没远离过家乡,就听不懂《返去故乡》,没看到母亲的老去,就理解不了《匆匆》,没背负过无言的责任,就体会不到《钢铁男子》,没通读过中华历史,就无法共情《中华好儿孙》《国家》……

讲这么多不是想批判什么,只是想感叹:1.文化自信道阻且长;2.年轻人(虽然用这个词了,但我们其实可以说是同龄人)思想开始偏“左”,越来越容不下理性讨论;3.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白学了,缺乏最起码的辩证思维能力……

评论(4)
热度(2)

© defisym | Powered by LOFTER